About Me

My photo
KL, Wilayah Persekutuan, Malaysia
有人說:攝影,是留住時光的方式;分享喜悅的工具,或者是藝術的表現。對我而言,它是攝影者的表達工具

The Pinnacle大自然的宝塔


望多时的Pinnacles之行,终于在今年10月成行,前往一睹Pinnacles的真风采。Pinnacles是什么呢?这是许多人会问的问题~字典中的Pinnacles,是指尖塔的意思,在砂拉越姆鲁山国家公园(Gunung Mulu National Park)内的Pinnacles,是由地层内的石灰石(Limestone)经由地壳活动而外露成形的尖峰群,从远处看就像破土而出的白刃。顺便一提的是,Pinnacles耸立在Gunung Api而非姆鲁山。

出发前的那一刻,对于姆鲁山国家公园(也是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之一)毫无概念可言。然而,此行也让我亲身体验保护区内另一大特点的惊叹~ 经由经年累月风化钙化等元素形成的惊世石洞群。虽没法逐一探索所有的石洞,包括不在行程内的全球最大山洞之一砂拉越室(Sarawak Chamber),却也足以大开眼界,感受那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杰作。

Lang Cave

Lang Cave就像是钟乳石博物馆,收藏着各式各样的钟乳石,有挂在壁上、支柱形态、浮露出地面的等,有足够资格成为钟乳石生态实地教学课室。
就像海里的珊瑚礁的石灰石在洞内钙化生成
经过长时间累积而成的钟乳石群景象
Deer Cave

踏入鹿洞(Deer Cave),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,眼前的画面就像科幻电影中外星球,幻似到了火星了。相比Lang Cave,鹿洞规模可庞大无比,潮湿再加上深至不见五指的幽暗石洞,是数以百万计的蝙蝠歇息地。最大的两个特色,就是可以往洞外瞧见深似林肯的脸像,还有亚当与夏娃的花洒(Adam and Eve's Shower)。
鹿洞内高潮湿度,壁上往地面洒的水滴,就像洞外天晴洞内下细雨的奇景
走进鹿洞,仿佛走进科幻电影情节内的世界,各种外星人和怪物伺机蹦出来吓你一着
到了下午5时许,鹿洞内成千上万的蝙蝠涌向外面觅食。以蚊虫和果实为食的蝙蝠,数量之多能让你静观长达1小时的“蝙蝠侠出动”表演
Wind Cave

走在风洞(Wind Cave)内,犹如走在购物中心内,凉风习习。。。个中原因在于独特的风道把洞外的空气引入洞内,继而得名“风洞”。在风洞的尽头就是有“皇帝大厅”(King Chamber)之称的石灰石群,壮观如皇宫内庭般瑰丽,喜好探险者,可从这里作为起点进入“石洞探险之路”(Adventurous Cave Trail),长达3-4小时的石洞探索,以清水洞(Clearwater Cave )作为终点。
在皇帝大厅内环绕一圈,犹如走进金碧辉煌的殿堂内
“石洞探险之路”禁止游客随意进入
Clearwater Cave

拾级两百多阶而上,清水洞(Clearwater Cave)就在眼前。石洞有两大入口,右侧有座貌似圣女石像,左侧躺着一条河流,从石洞无尽的深处开始,水流逐渐聚集成一道急流往洞穴另一方向奔走。由于水中有着丰富矿物质,许多游客到此地都会利用河水清洗脸部,据称能让皮肤看起来更加年轻呢!
建在石壁侧旁的木桥,游客逆流往清水洞前去
清水洞内藏着一道急流
清水洞外有着清澈见底的河水,让人不禁想往水里玩乐一番
Pinnacles

全程2.4公里,45度至75度不等的斜度路程,从第5营地一直往山峰攀爬,耗时约4小时余,壮丽的Pinnacles就尽收眼里。攀登Pinnacles需遵守数项条件:必须携带3公升饮用水登山;必须在早上11时前抵达第一座楼梯(早上6时30分启程);需山导游陪伴才能攀登;登山时间若下雨行程将被取消。

其他装备如手电筒、雨衣、手套、午餐、急救药物等一并带上。这也说明了此山(海拔1175米)虽不比神山高,但山路有许多尖锐的石灰石穿插,所以其难度一点也不逊于后者。

可喜的是,队中参与Pinnacles登山行的同伴,包括3位后来加入的外国背包旅客,还有全队年龄最年长的护士阿姨(57岁)都顺利登上山峰,绝对是超棒的体验。
第5营地的风景(HDR版),此河流也是超爽的露天浴池,冰冻的河水无法阻止我每天前来报到
全程2.4公里,从45度到75度不等的斜度行程,为的就是一睹Pinnacles奇景
攀岩也是前往Pinnacles途中的必经之路
4小时余的艰辛旅程,看见眼前的画面一切都是值得的



尼亚国家公园

尼亚国家公园(Niah National Park)坐落在美里郊外,约1小时30分钟的路程距离。此保护森林区最大焦点,就是尼亚石洞(Niah Cave)了。

尼亚石洞是个聚集大量燕子筑巢的地方,早期许多採燕人在此采集燕窝,然后在毗邻的Traders' Cave进行买卖交易所需用品。如今,采集燕窝的绳索和简陋的木架依然存在,只是采集燕窝的活动也不再那么频繁,Traders' Cave也只剩下遗迹供参观而已。

除了燕窝,考古研究才是让尼亚石洞在国际名声大噪的最主要原因。在西口(West Mouth)的考古遗址,可见挖掘过的土地坐标。同时,在尼亚主洞另一侧的黑布洞(Gua Kain Hitam,也称为Painted Cave),虽没有让人惊叹的大自然景观,黝黑的石壁却有着许多古代人的壁画。

只能远距离观看的壁画,黑暗中逐渐褪去色彩,依然给未来留下过去的辉煌;尼亚石洞的考古似乎没有进一步的发现,天然形成的石洞足以让我们感到惊叹;燕子的递减,没能让我们看见採燕人的身影,然而挂在石洞上的採燕道具已深深感受到採燕人工作的险峻。
辽阔的Traders' Cave是早期原住民采集燕窝交易集中地
在尼亚石洞西口的考古区,是挖掘古时代原始人的禁地
尼亚洞-从内往外望的景观
Painted Cave内的原始人壁画已逐渐消失中
食篇

首天抵达沿海城市-美里,自然不能错过品尝当地海鲜美食。海鲜的重点是要新鲜,煮法则是其次。地陪伊恩介绍的“明财铁板烧”海鲜店,人潮络绎不绝,煮法以烧烤为主,三巴与咖哩酱料为辅。不一会儿,菜肴全都清空了,可见这家餐馆值得推荐。

第二天,早餐选择砂拉越独特的干面(西马的干捞面)。只是没有黑酱油的干面,口味略咸。除此之外,整个行程少不了砂拉越Bilin野菜(在西马也称之为Paku Pakis),几乎每天都能吃上,无论是在路边摊、原住民寄宿膳食还是山内营地,随处都能看见Bilin野菜,手抓一把就能下锅烹煮一顿新鲜菜肴。
在美里品尝海鲜大餐 
砂拉越独特的干面
住篇

从美里的家一般温暖背包旅舍,到朴素原始的姆鲁寄宿以及“专人服务”的第5营地,都是一个个不一样的住宿体验。就从美里的Dillenia 背包旅舍开始,由一对华裔夫妻经营的背包旅舍,女主人一手包办旅舍内的大小事务,包括打扫工作等。任何住进旅舍的住客,都会有着很深刻的家的感觉。与此同时,旅舍内电脑、互联网、旅游资料、简单膳食等一一俱全,丝毫不比星级旅店逊色。

来到姆鲁家庭寄宿,朴素原始的生活也许会把许多都市人给吓跑。电流供应只限傍晚6时至晚上10时,冲凉和饮用水皆来自不远处的河流(当然食水是经过当地家人烹煮),超弱的手机网络讯号,没有都市般干净的厕所,以及深夜无供电,蚊虫骚扰美梦则自求多福。然而,这正是乡间的简单生活模式,让人尽情放松忘我地投入在大自然生活中。这比起许多没干净食水、没有食物果腹的贫困地区,确实是幸福多了。

需乘坐小船,再走8公里才能抵达的第5营地,是攀登Pinnacles的住宿集中区。类似许多攀山营地,第5营地属开放式住宿,没有任何的间隔(厕所除外),让所有爬山爱好者打开心扉一同分享喜乐。由于攀登Pinnacles可能用上一整天的时间(包括当天下山),所以必须在第5营地投宿两夜。营地外有条清澈的河流,供戏水、冲凉 、洗刷以及饮用多钟用途。至于所谓“专人服务”,那就是负责带队的攀山导游,不仅负责全队人攀山涉水的安全,也需负责全队的膳食和餐后收拾工作,还真是强人导游呢!
Dillenia背包旅舍充满着家的温暖
姆鲁山国家公园外的寄宿房子,就像回到朴实乡下的生活
等待晚餐时间的消遣活动(结果完败给经过一夜特训的老外们)
行篇

从西马吉隆坡至姆鲁山国家公园的Pinnacles,必须途径空、陆、海三种不同交通工具方能抵达。特别是在东马内陆地区,飞机更是显得特别重要的代步工具了。

虽说旅行都需要比平日多劳动,毕竟这还是走入大自然的旅程,5天的行程,平均每天至少5-6小时的游走山洞和森林徒步,虽不至于要非常人体魄,但也不能缺少长时间行走的毅力。即使坐在舒服的摩托木船向森林深处飞驰,一旦遇上河流水深不足,哥儿们就自动自发地下船劳动劳动一下吧。
Maswings航空,是东马内陆小镇连接的重要交通工具
步行是户外探险之旅最重要的活动之一
姆鲁山国家公园内部分景点需乘船进入,包括Pinnacles在内









拍摄设定:Nikon D200, Nikkor AF-S 18-200mm f/3.5-5.6 VR

No comments: